物種筆記
白居易在《秋雨夜眠》中寫道:“曉晴寒未起,霜葉滿階紅?!北磺镲L秋雨掃落滿階的紅葉就是黃櫨之葉。
黃櫨,別名紅葉、黃道櫨等。黃櫨性喜光,也耐半陰,耐寒,耐干旱瘠薄和堿性土壤,不喜水濕。黃櫨生長快,根系發達,萌蘗性強,最適合在城市大型公園、天然公園、半山坡上、山地風景區內群植成林,與其他紅葉或黃葉樹種混交成林,效果更佳,可極大豐富園林景觀的色彩,形成如詩如畫的景色,所以是北方山區景點美化和城市園林綠化的首選樹種。黃櫨是我國重要的觀賞樹種,樹姿婀娜,樹冠似傘,有“初夏看煙,深秋賞葉”的說法。初夏,黃櫨開花,多為不育花,敗落得較早,留下瘦長的花梗,呈粉紅色羽毛狀,在枝頭形成如煙似夢的景觀,近看宛如縷縷輕紗,遠觀又似團團紫煙,有“煙樹”的美稱,古人以“疊翠煙羅尋舊夢”喻之;深秋,紅葉似火,艷麗奪目,賞心悅目,古人有“秋勝楓葉映天紅”贊之。聞名于世的北京香山紅葉、濟南紅葉谷大多是黃櫨樹。
每年深秋時節,黃櫨樹葉色變紅,尤其是經霜之后,萬山紅遍,更加美麗壯觀。因此,古人往往把紅葉和霜聯系起來。白居易《醉中對紅葉》曰:“臨風杪秋樹,對酒長年人。醉貌如霜葉,雖紅不是春?!痹娙私杈葡?,明諷紅葉,暗抒宦途失意、抑郁之情。劉禹錫《秋詞》云:“山明水凈夜來霜,數樹深紅出淺黃。試上高樓清入骨,豈如春色嗾人狂?!痹娙税涤脭M人手法,詠秋色以頌情操高潔。杜牧“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”的詩句更是廣為傳播,向人們展現出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山林秋色圖:夕暉晚照,紅葉流丹,層林盡染,彤云彩霞,晚秋的紅火熱烈景象躍然紙上。宋代晏幾道《臨江仙·淡水三年歡意》云:“曉霜紅葉舞歸程??颓榻窆诺?,秋夢短長亭?!庇讶藢⒃谒虻眉t葉漫天飛舞之時,踏上歸程。字里行間讓人深切感受到離別時的深情厚意。元朝散曲家朱庭玉《天凈沙·秋》云:“庭前落盡梧桐,水邊開徹芙蓉。解與詩人意同。辭柯霜葉,飛來就我題紅?!弊髡卟捎脭M人的手法,賦予霜葉以生命,表現了在蕭瑟秋景中所體現出的樂觀態度和旺盛的生命意志。清朝詩人顏光敏《登太華山·白云峰》說:“秋色何時來,萬里霜林丹?!北磉_了對美麗秋色的贊美之情。
黃櫨樹葉變紅實則與白霜本身沒有太大的關系,而與這個節氣的氣溫有關。樹葉隨著氣溫的下降和夜長晝短,化學成分發生了改變。當氣溫迅速下降到一定程度,而且夜間的溫度比白天下降很多時,盡管樹葉還沒有凋落,但是樹的根部進入葉子中的水分大量減少,因而使葉綠素生成少而破壞多。當葉綠素被分解后,樹葉里的其他色素就會顯露出來,如花青素的紅色、胡蘿卜素的黃色就會大量顯現。特別是晝夜溫差增大時,有助于花青素的形成,因此樹葉顏色很快就會由綠變紅。樹葉中貯存的糖分也會分解轉變成花青素,使葉片的顏色更加艷紅。另外,紅葉的形成還和地形、光照有關。
北京香山擁有黃櫨樹10萬余株,多是清代乾隆年間栽植的,已有200多年的歷史。香山地勢險峻,峰巒疊嶂,漫山遍野的黃櫨樹猶如片片紅霞,異彩紛呈。樹葉隨著山勢的起伏、光照的疏密,所呈現的色彩絢麗多姿,或橙紅如玉,或猩紅似火,或桃紅如酒,美不勝收。香山紅葉從山上到山下逐步變紅,從單棵變色到漫山紅透,再到后段枝葉飄零,可謂一步一景,氣象萬千,被稱為 “燕京八景”之一。前來觀賞紅葉者接踵而至,絡繹不絕。金代詩人周昂有《香山》詩曰:“山林朝市兩茫然,紅葉黃花自一川?!?966年秋日,陳毅元帥游北京西山,見滿山紅葉,即景抒情,托物詠懷,寫下《題西山紅葉》:“西山紅葉好,霜重色愈濃。革命亦如此,斗爭見英雄。紅葉遍西山,紅于二月花?!}詩紅葉上,為頌革命紅。革命紅滿天,嚇死可憐蟲?!边@首詩寄意深遠,表達了革命者的赤誠肝膽、戰斗豪情,給人以深深的感染和啟迪。